物业管理中的法律边界:厘清权责才能减少纠纷
某业主因家中被盗起诉物业索赔 8 万元,法院最终以物业已按合同履行每 2 小时巡逻一次的义务为由驳回诉求 —— 这一案例凸显物业权责界定的重要性。根据《民法典》第 942 条,物业公司承担的是 "安全保障义务" 而非 "保管责任",即只要尽到合理的安全防范措施,对业主的财产损失不承担赔偿责任。
实践中,权责纠纷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:车辆损坏赔偿,如小区内车辆被划伤,物业是否需赔偿取决于是否收取停车费且存在管理过失;房屋质量问题,如墙体漏水属于开发商责任,物业仅负责协调维修;人身伤害纠纷,如老人在小区摔倒,物业是否担责要看设施是否存在安全隐患。为减少纠纷,深圳某小区在《物业服务合同》中细化 18 项服务标准,如明确监控录像保存 30 天、电梯困人救援时间不超过 30 分钟等,并通过公示栏、微信群等渠道每月发布 "服务履责报告",让业主清晰了解物业义务履行情况,使法律纠纷量同比下降 60%。
实践中,权责纠纷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:车辆损坏赔偿,如小区内车辆被划伤,物业是否需赔偿取决于是否收取停车费且存在管理过失;房屋质量问题,如墙体漏水属于开发商责任,物业仅负责协调维修;人身伤害纠纷,如老人在小区摔倒,物业是否担责要看设施是否存在安全隐患。为减少纠纷,深圳某小区在《物业服务合同》中细化 18 项服务标准,如明确监控录像保存 30 天、电梯困人救援时间不超过 30 分钟等,并通过公示栏、微信群等渠道每月发布 "服务履责报告",让业主清晰了解物业义务履行情况,使法律纠纷量同比下降 60%。
除非注明,文章均由 秦皇岛市物业管理协会 整理发布,欢迎转载。